产品介绍首页>>纺织行业动态 >>纺织产业前景和检测技术发展
产品搜索:
仪器设备
耗材
纺织产业前景和检测技术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穆/文

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可利用资源却在不断消减,今后,我们穿什么?供给纺织业的原料怎么获得?今后纺织品质检面临的新挑战有哪些?请听姚穆院士为我们讲——

根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服装用纺织品415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4.51kg/人·年,占16.4%;家用纺织品41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4.45kg/人·年,占16.2%;产业用纺织品1705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18.53kg/人·年,占67.4%。以此推算,纺织纤维原料每年要由现在的8000万吨左右增加到2.53亿吨,这样的大发展将面临许多制约——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全球人口暴增(2009年1月联合国发布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92亿,2011年2月修改为94亿,2013年6月修改为96亿),那么全球的耕地即使全部用于种粮食也可能不够养活96亿人口,粮食的供应将会非常紧张。天然纤维无论是棉花、麻,还是用于养羊的草场,或是养蚕用的桑树都将不能再用耕地,只能采用盐碱地、荒滩地、山坡地种植。

其次,合成纤维依托的石油化工原料渐趋枯竭,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改用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和废弃农产品。要充分利用当前农作物废弃资源(如喂蚕余下的桑条、榨糖后的甘蔗渣、麻杆芯、玉米杆等,利用起来开发再生纤维素纤维),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发利用新的生物质资源(竹材、海藻、蟹壳、虾皮、植物蛋白、细菌蛋白等)。

第三,废弃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将大幅增加。要充分利用废弃纺织品再生(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发达国家,废弃纺织品再生纤维进入市场并获得消费者认可,中国已经做了10余年的工作,但仍需努力),开发新型高性能和新功能纺织纤维,包括用化学纤维“超越、仿制、代替棉纤维”。

第四,纺织纤维原料新品种将大幅增加。利用各种新技术培育纤维新品种,利用盐碱地、荒滩地、山坡地种植天然纤维,形成天然植物纤维生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各种棉、麻、养蚕的桑树以及新开发的木棉纤维、牛角瓜纤维、莲秆纤维等。另外动物纤维中,我国也在最近7年中开发出了3种利用动物褪毛收集的动物绒(狐绒、乌苏里貉绒、羊驼绒)。

第五,产业用纺织品品种及应用将拓宽。产业用纺织品分为16大类: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土工用纺织品、结构增强用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农业用纺织品、绳线带类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文体与休闲用纺织品、工业用毡毯类纺织品、篷帆用纺织品、合成革用纺织品、隔离与绝缘用纺织品等。这些纺织品都要用到许多种高性能、新功能、特种纺织纤维。

今后检测技术的发展动态是什么呢?

随着检测项目迅速增加,任务量大量增加,难度也显著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服装用及家用纺织品及其原料的功能要求不断迅速扩展;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保护健康及卫生防护要求提升;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进入实施阶段;产业用纺织品结构和功能要求特殊应用大幅铺开,应用领域不断增长;纺织产业继续扩展,产业升级转型工作任务艰巨;检测工作的产业服务化逐步展开,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检测及生产工艺技术服务进入新时代;国际竞争加剧,各国试验方法标准的统一国际化进度迟缓。

当前检测项目迅速增加,如对高性能纤维检测要求:高强度;高模量;超高强度;超高模量;高速(冲击)拉伸和压缩(“侵彻”;800m/s)(霍普金森拉杆和压杆);低模量(弹性纤维、

|<< << < 1 2 > >> >>|
客户服务
全国服务热线:010-53315664
在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yingkeruifeng@126.com
手机:13693193372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尚品台湖6-718
联系电话:010-53315664 手机:13693193372
电子邮箱:yingkeruifeng@126.com